一文讀懂,人工智能+制造業
2022-03-22
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飛速發展,并已經在諸多領域成功代替了人類,在制造業領域,據埃森哲公司最新測算,到2035年,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使制造業總增長值增長近4萬億美元,年度增長率達到4.4%。而我國又是制造業的第一大國,制造業占GDP總量的29.4%。同時我國又是人工智能的第二大國,擁有全球第二多的AI企業。所以未來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未來可期。
日前,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,人工智能已上升國家戰略?!缎乱淮斯ぶ悄馨l展規劃》提出“到2030年,使中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”。人工智能市場前景巨大,預計到2025年人工智能應用市場總值將達1270億美元。
市場如此之廣闊,那么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呢?原因在于發達國家目前經歷產業空心化、利潤空前但是就業人數卻大量降低,而發展中國家產業低值化嚴重,基本制造業都處于勞動密集型企業。而隨著例如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神經網絡等信息計劃信息化極速發展,不同國家提出新工業革命:
英國:高價值制造、人工智能發展計劃;
美國:先進制造、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回流;
德國:工業4.0;
中國:智能制造2025、新基建。
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概念:
人工智能:狹義來講就是計算機對人腦的模擬和應用;廣義為對所有智能的模擬和應用;目前包含計算機視覺、自然語言處理、語音識別、機器學習等都屬于人工智能范疇。
人工智能+制造業:綜合來講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制造業當中,在數字化、網絡化的基礎上實現自主判斷與業務操作;其核心在于機器是否能對現狀自動反饋和調整。
人工智能+制造業業務場景:
根據網絡數據顯示我國 AI 公司的數量已超過 2000 家,但真正專注工業領域的企業數量卻不足 5%。
質量檢驗:例如鋰電池生產質量檢測,由于會出現很多質量問題,人工檢測年花費超1億美金,隨之而來的是每個鋰電池的成本大大增加。但是如果利用機器視覺檢測,人工參與度將大大降低,效率也會極大提高。
KT-Vision視覺表面缺陷檢測系統,持續深耕智能視覺質量檢測領域,7x24小時不間斷對產品進行高效檢測,有效地提升產品質量,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,準確高效。采用美國Wintriss(微覺視)STAFIC 8000高精度智能掃描相機(8K/640MHz),內置FPGA處理單元,可在大量圖像數據抓取的同時,在相機內進行缺陷數據的實時處理,確保表面缺陷檢測系統的實時性、準確性和穩定性。
KT-Vision視覺表面檢測系統,適用于無紡布、造紙、薄膜、金屬等多種行業。從生產源頭抓起,保障企業生產,在線監測,優化工藝流程,提升產品品質。
工藝優化:通過調節和改進生產過程中的參數,對于制造中使用的很多機器進行參數設置。生產過程中,機器需要進行諸多參數的設置。通過收集所有這些參數數據,優化企業生產的穩定性和效能,減少非預期問題導致的成品缺陷和設備損耗。
坤天工業優化解決方案(PID控制參數整定優化,APC先進過程控制,CPM全回路實時監測),幫助用戶實現生產智能化管理,使企業各項能耗物耗、產品質量等運營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。
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未來之路:
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目標趨于一致:促進生產力提升、降低勞動強度、提升安全保障。未來,隨著深度學習、機器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步應用,以及制造業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,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將面臨新的發展趨勢,融合發展將向更深層次邁進,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將呈現多技術融合的態勢,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將成為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的重要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