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》發布
近日,《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 2020》(中英文版)在浦江創新論壇發布。報告以“緊扣發展形勢、結合規劃實施、反映區域特色、突出年度重點”為總體定位,對過去一年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總體情況進行了系統回顧。報告分全球發展、創新環境、科技研發、產業化應用、人才培養、區域發展、人工智能治理七個章節,力圖客觀反映中國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的實施情況,揭示未來發展的新挑戰和新趨勢。
《報告》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、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國內外十余家機構編寫,是繼《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 2019》之后第二次發布的年度發展報告。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、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、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、清華大學、北京郵電大學、華東理工大學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單位共同參與了報告編寫,報告得到了Elsevier、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、北京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、烏鎮智庫等機構的數據支持。
報告研究形成以下幾點主要觀察:
一、人工智能發展凝聚全球共識,各國戰略部署持續迭代強化
二、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人工智能發展
三、堅持開源開放發展理念,加速產學研及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
四、中國人工智能科研產出兩位數增長,高水平成果實現積極進步
五、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增強,人工智能雙輪驅動特征明顯
六、智能產業結構逐漸完善,市場機制激發企業活力
七、場景創新加速技術落地應用,AI技術助力科技抗疫
八、人工智能區域發展與國家區域戰略高度協同相互促進
九、人工智能學科建設持續推進,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完善
十、全球AI治理構建人類共同未來,中國以實際行動做出表率
報告顯示,中國在 2019 年積極推進與全球各國的人工智能國際合作,中國人工智能國際合作論文數量持續增長,中美兩國處于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合作網絡和產業投資網絡的中心,在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網絡中發揮了積極作用?!耙粠б宦贰毖鼐€各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合作活躍,人工智能已經成為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的重要主題,共享智能化發展機遇。
2019 年,全國各地加快落實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,圍繞各自的地方特點和戰略定位陸續出臺行動計劃和細化政策,相關細化政策不斷完善落地,加快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。各地人工智能發展布局既和國家規劃方向保持一致,又根據自身優勢有所側重發展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。
北京、江蘇、廣東、湖北等地 2019 年人工智能論文發表最為活躍,成為國內人工智能學術創新的重要策源地。廣東、北京、江蘇、上海在專利申請數量方面領先全國,而廣東、江蘇、北京、浙江是人工智能專利轉移最為活躍的地區,通過科技成果供給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。
報告分析顯示,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發展與國家區域戰略高度協同相互促進,區域要素匯聚加速人工智能產業引領。京津冀、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區域性引擎,人工智能企業總數占全國的83%,成渝城市群、長江中游城市群也展現出人工智能發展的區域活力,產業集聚區初顯區域引領和協同作用。
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VR/AR企業,百子尖科技一直致力于結合時下前沿科技VR、AR、人機交互、三維數字等多種技術手段,開發出適用于工業場合的沉浸式虛擬現實VR培訓系統,內容涵蓋工業安全規范與操作、工藝生產系統模擬仿真、三維場景再現、應急消防安全演練、工業現場實操訓練等。
通過長期、大量的技術調研、攻關和現場實踐,產品和解決方案緊密圍繞如何解決流程工業環境中經常遇到的安全、穩定、節能和效率等問題,最大程度地幫助客戶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和管理能力。
與我們一起探索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