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器視覺——智能制造的“智慧之眼”
2020-08-17
《中國制造2025》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,目標是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,其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。
智能制造是一種全新的生產模式,它將采用多種先進的技術,例如機器人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,進一步實現高效、節能和靈活的工廠。其中,機器視覺是邁向先進制造極其關鍵的一項技術。
隨著工業4.0時代的到來,機器視覺在智能制造領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。近年來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,制造業逐步滲透到裝配、檢測等高端復雜的領域,而工業視覺檢測是其中的重要一塊,也將成為當下智能制造新的增長點。
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人代替人眼來做測量和判斷。通過機器視覺產品,將被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,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,根據像素分布和亮度、顏色等信息,轉變成數字化信號。圖像系統對這些信號進行各種運算來抽取目標的特征,進而根據判別的結果來實現物體表面的檢測。
作為機器視覺的一大分支,工業視覺檢測更注重圖像信號與自動化控制方面的應用,與人眼相比,工業視覺檢測在精確程度、客觀程度、可重復性、成本以及效率上都有明顯的優勢。
工業視覺檢測可用于實現對產品表面信息的檢測、非接觸式測量產品外觀尺寸、判斷物體位置坐標以及識別判斷物體的顏色、形狀等特征。工業視覺檢測可以進行高性能和精密組件的檢測和測量,對精密程度要求更高,這恰恰是人眼難以實現的,需求也更大。工業視覺相當于給賦予生產過程一雙眼睛,讓制造智能化,打開了智能制造的新“視界”。
KT-Vision視覺表面缺陷檢測系統
持續深耕智能視覺質量檢測領域,7x24小時不間斷對無紡布進行高效檢測,有效地提升產品質量,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,準確高效。
KT-Vision視覺表面缺陷檢測系統,采用美國Wintriss(微覺視)STAFIC 8000高精度智能掃描相機(8K/640MHz),內置FPGA處理單元,可在大量圖像數據抓取的同時,在相機內進行缺陷數據的實時處理,確保表面缺陷檢測系統的實時性、準確性和穩定性。
KT-Vision視覺表面檢測系統,適用于無紡布、造紙、薄膜、金屬等多種行業。從生產源頭抓起,保障企業生產,在線監測,優化工藝流程,提升產品品質。